close

榮耀、希望與和平是古希臘於西元前776年舉辦首屆奧林匹克運動會,其中蘊含的重要普世價值,運動競賽拒絕任何的武器和政治干擾,打破國家藩籬,透過場上各國選手公平地比賽較勁,宣揚真正的人權信念與奮鬥不懈的運動家精神。

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開啟了這場國際級運動盛會的商機,資本主義的操縱讓龐大經濟利益成為各國政府競相爭取主辦權、訓練更優異的選手的動力。「更快、更高、更強(CITIUSALTIUSFORTIUS)」的奧運宗旨雖然因為商業蓬勃發展被滿足了,禁藥風波、過度商業包裝、政治力量介入,卻是歷屆奧運揮之不去的陰影。

一看到2008年的北京奧運我就聯想到1936年的柏林奧林匹克,傑出的女性導演Leni Riefenstahl為柏林奧運拍攝的影片成為日後紀錄片的典範,無論是畫面的處理或是影片節奏的安排,目前除了電影技術的較為進步以外,這部紀錄片不遜於花費大筆財力、物力、人力創造的大堆頭「成就」,同時我也體認到一件事,想以華麗、磅礡的歡騰氣氛美化獨裁、偏激、沒有人權的真相,是七十多年來沒有長進的失敗。

中國令人蒙羞的人權紀錄和自大傲慢的處理態度,自稱「大國崛起」、「文化崛起」還是「和平崛起」都很難說服眼睛雪亮的人,尤其維護社會安全的公安屢屢對手無寸鐵的抗議民眾粗暴對待,還有容不下不同意見發聲、總仗著人多勢眾便動手動腳的中國人,這種粗野、動輒暴力相向的行為與納粹黑杉軍蓋世太保有何不同?大國風範與文化水準是這樣表現的嗎?

為了博得好名聲,中國強力宣示解決環境污染的政策,趕工興建符合奧運比賽水準的大型體育場館。的確,獨裁政權政令一下,全國上下無不敢配合,「為首都阻沙源、為京津保水源、為奧運保安全」大大小小的鋼鐵廠被迫停止、市區內48台鍋爐也被強制拆除,被壓迫的人民有苦難言。場館建築蓋得美輪美奐,令北京引以為傲的奧運體育館鳥巢、水立方是建築與藝術的重要一頁,而這都是來自自由民主講人權的國家才有的創意思想,至於高壓極權國家最喜愛華麗的人海戰術開幕式,卻淪落到尾大不掉的窘境。

因應台灣、西藏、新疆的獨立行動,中國政府還在用欲蓋彌彰的手段處置,沒想到愈來愈多人看破手腳,更多人起身呼籲中國政府重視人權議題,但是光榮崇高的奧運自從被商業攝影保留下來以後,奧運與商業行為已經有著脣齒相依的關係,人權的普世價值似乎在大國利益及政權鞏固的考量之外,崇高的精神意念也蕩然無存。

楊蕙如、李昆霖被迫遣返台灣、不得入境北京,並非唯一的案例,長期關注達佛問題的美國選手Joey Cheek也在動身前往中國前的數小時被取消簽證,楊蕙如、李昆霖、Joey Cheek全是愛好民主和平的人,卻都被中國蠻橫地予以拒絕,這些事件首先突顯中國面對異議人士的不知所措,只能懦弱地塑造一個不聽、不看、不說的溫室環境,阻擋外在力量壓壞不堪折損的美麗花朵。其次是金錢與權勢的同流合污,有權有勢的人一昧退縮、容忍、沒有聲援譴責暴行,記得《帝國毀滅大審判》(Sophie SchollThe Final Days的女主角蘇菲在納粹法庭無所畏懼地向所有參加的人說:「我們所寫的文字和所講的話也正是你們自己心中的想法,只不過你們沒有勇氣把它表達出來罷了!」挺身對抗暴力邪惡的正義與良心,在戰爭過後數十年的今天看來還是僅存在力量最渺小的人身上。

連結:
Leni Riefenstahl The opening ceremony of 1936 Olympics  Olympia Turner  Olympia Diving Sequence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grmovie 的頭像
    grmovie

    《德光掠影》DIE GEGENWART DER VERGANGENHEIT-Deutsche Geschichte im Spielfilm

    grmovi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